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产品展示  |  行业新闻  |  荣誉资质  |  工程案例  |  节水技术  |  联系我们
微喷系列
滴灌系列
过滤器、施肥器系列
PE快速连接管件
旁通、打孔器系列
进排气阀、出水口
大田节水灌溉系列
园林及草坪喷灌系列
PVC管材、管件系列
PE管材、管件系列
自动恒压变频供水系统
节水灌溉生产线
节水灌溉专用注塑机
节水灌溉文章搜索
联系我们

莱芜市绿丰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热线:4006340086
电信联系手机:13326340086

移动联系手机:13906343911

传真电话:0634-5600738
公司地址:山东省莱芜市高新开发区盘龙河大街001号阳光集团院内
友情链接:莱芜市人民政府
Email:13326340086@189.cn
绿丰节水灌溉为你服务自动友情链接

 
  首页 >>节水灌溉新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
  发布者:lfjs 发布时间:2017/5/12 阅读:1394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分析报告显示,生态环境恶化还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全国113108座矿山中,采空区面积约为134.9万公顷,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238.3万公顷,植被破坏严重。
来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不良影响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以保护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20%增加到23%,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的目标。有关部门已开始重点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和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国土整治工作,其中生态修复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域。
生态修复客户来源主要是政府、大型矿、水、油类企业,详见《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朝阳行业,具有投资门槛较低、见效快、行业成本与收入波动性小、行业集中率低、税务审核机制宽松、持续盈利能力较强等的特点,尤其适合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广大、资金投入有限的实际,其工程毛利也高于园林绿化行业。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矿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利水电等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分析预测,到2015年,我国生态建设行业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000亿。随着国内GDP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产生的生态修复行业更有着超过万亿的发展市场。

生态修复背景

生态修复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但将它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系统研究,是1980年Cairns主编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一书出版以来才开始的。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EcologicalReconstruction)、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newal)、生态改良(Ecological Reclaim

生态修复区别

虽然在涵义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使原来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使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利用。如Restoration是指对受到干扰、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Reclaimation是指将被干扰和破坏的生境恢复到使它原来定居的物种能够重新定居,或者使原来物种相似的物种能够定居。Rehabilitation是指根据土地利用计划,将受干扰和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具有生产力的状态,节水灌溉确保该土地保持稳定的生产状态,不再造成环境恶化,并与周围环境的景观(艺术欣赏性)保持一致。Reconstruction是指通过外界力量使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初状态。Renewal是指通过外界力的力量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增加人类所期望的人工特点,减少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
20多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尚无统一的看法。恢复生态从术语到概念

生态修复实际情况

学术上用的比较多的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的称谓主要应用在欧美国家,在我国也有应用,而生态修复的叫法主要应用在日本和我国。
在城市中,由于建筑和铺装的大量建设,使得城市中心的绿地越来越少,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近几年,国内外有许多城市新建了绿道网,为居民休闲、慢行提供良好的场所。在绿道网的建设中,采用透水沥青等新的技术工艺,使雨水被植被充分吸收过滤后,自然渗透进土壤、河道。大规模的绿道网,可以调节局域气候,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
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城市化进程必须解决的难题,在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前提下,不可能建设大型的城市生态公园,而通过改善现有绿地的质量,提升生态效果,是解决这个问题。

生态修复生态恢复

生态修复定义

焦居仁(2003)认为,生态修复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焦居仁认为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在其界定的定义中,生态恢复仅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
关于生态修复,日本学者多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外界力量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进(不一定是与原来的相同)。这与欧美学者“生态恢复”的概念的内涵类似。焦居仁(2003)认为,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而加快恢复则被称为生态修复。该概念强调生态修复应该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而以外界人工调控能力为辅。

生态修复由来

编辑
Harper(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关于组装并试验群落和生态系统如何工作的过程。Diamond(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再造一个自然群落,或再造一个自我维持、并保持后代具持续性的群落,他比较侧重于植被的恢复。Jordan(1995)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Cairns(1995)认为,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复到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Egan(1996)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系统地介绍了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内容丰富、概括性强、通俗易懂。阐述了生态修复的基本定义及相关理论,围绕生态修复的概念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给予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概述了污染环境的修复标准与修复效果评判及其方法,对生态修复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生态修复山区型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的内容

一、受损农地再利用
山区农业用地非常宝贵,受采煤影响损毁和破坏的农业用地重新利用有明显的必要性。采煤后形成的塌陷坑和裂缝给山区梯田地和坡耕地的耕作操作带来严重不便,存在漏水漏肥现象。对其的修复和改造主要是工程措施辅以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存土壤养分。受损农地的生态修复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有条件的地区要实施耕作便道和蓄、引、排、灌等配套工程,坚持山上山下综合治理,治好山上,保护山下;全程规划,分布实施。同时通过施肥改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施农家肥、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二、废弃矿业资源再开发
煤矿关闭后留存的废弃矿井、研石堆、机械设备和采矿典型迹地,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废弃资源。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极高的市场、历史、社会、建筑和科技、审美价值。因此对这类具有采矿工业历史记录作用的矿山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废弃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内容包括:矿井水净化作灌溉和景观用水、歼石堆充填塌陷坑和矿业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等。
三、合理开发和保护未利用废弃地
从土地生态学和生态景观理论的角度分析,还未利用的矿山废弃地土地资源并不是完全处于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保护土地资源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不开发土地资源,关键在于开发的形式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对矿山废弃地天然林地区的封山育林、荒地的植树造林、部分适宜开发为农业、旅游用途的荒地的适度开发。如结合优越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的缓坡荒地开发具有特色或主题的生态旅游。
四、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是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针对泥石流、滑坡等。多年采煤产出的研石堆积在沟谷内,极易诱发泥石流等。泥石流等防治工程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边坡治理,植被再造等。工程措施是一种直接防御泥石流发生的治理手段,采取排导沟、护坡和挡墙等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可以稳定沟床和坡面物质,控制泥石流发生发展;生物措施是一种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的治理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植树种草。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而对缓和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减轻危害,具有工程治理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生态林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山谷景观,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
五、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态景观的重建。生态景观重建是山区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生态景观建设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景观建设着眼于长远的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平衡,引入生态观,包括有关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的一切措施和手段,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客观的动态过程。矿区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在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相统一的整体效益。矿山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有以下基本内容和措施:塌陷坑的充填平整、裂缝的修补、研石堆污染治理及其整形和绿化、人文景观的挖掘与修缮、陡荒坡地绿化、坡耕地进行平整、梯田水利建设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从而营造新型农村田园景观,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假日农业奠定基础;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民,利用休闲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田野风光提供场所。
国内外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现状
海岸带(coastal area)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区,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海岸带既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又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人口不断地向海岸带地区集聚,使海岸带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世界各国对海岸带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早在1972年10月27日,美国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CZMA)[2],随之韩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也先后制定了海岸带管理法律、法规。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破坏和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利用人工措施对已受到破坏和退化的海岸带进行生态恢复,由于人类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对海岸带生态恢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单个的生态因子上,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综合系统的恢复技术。

生态修复国外概况

为了减少海岸带资源破坏和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利用人工措施对已受到破坏和退化的海岸带进行生态恢复是改善海岸带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学,即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

生态修复河流水系

随着对淡水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淡水资源量,以及泥沙等沉积物锐减,引起海岸带沉陷、海水入侵,海岸带湿地大量消失。对人工河流水系的重新设计,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基础。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海岸带生态修复研究实践的国家之一。海岸带恢复计划措施主要是,重新设计河口水系,拆除海岸线和入海河流上一些障碍物重新恢复泥沙自然沉积和自然的水力平衡,从而起到控制海水入侵,防止海岸沉陷,保护海岸带湿地的目的;在美国佛罗里达为了恢复佛罗里达湾(Florida Bay)的原始的生态环境,1995年实施了佛罗里达湾和泰勒沼泽(Taylor Slough)计划,从而改善和恢复了佛罗里达湾海岸带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生物恢复

渔民很早就发现沉船周围水域中渔获量较高,于是想到将结构物用石块加重沉到水下,来提高捕获量,这就是人工鱼礁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建造新型人工鱼礁保护水生动物以提高海岸带生物量。20世纪90年代,人们利用“矿物增长”(mineral accretion)技术建造新型鱼礁,即是在人工鱼礁上通入低压直流电,利用引起海水电解析出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矿物附着在人工鱼礁上,形成类似于天然珊瑚礁的生长过程,在鱼礁不断增长的同时促进周围生物量的增长,达到海岸带生物种群恢复和海岸带保护的目的。此方法在马尔代夫和塞舌尔等国家得到了成功应用。

生态修复湿地恢复

采用人工方法恢复和重建湿地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Taxas)加尔维斯顿(Galveston Bay)海湾,利用工程弃土填升逐渐消失的滨海湿地,当海岸带抬升到一定高度,就可以种植一些先锋植物来恢复沼泽植被。在路易斯安娜萨宾自然保护区和德克萨斯海岸带地区,利用“梯状湿地“技术(marsh terracing technique),在浅海区域修建缓坡状湿地,湿地建好后在上面种植互花米草及其它湿地植被,修建梯状湿地可以减弱海浪冲击、促使泥沙沉积、保护海滩,同时也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

生态修复国内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最严重国家之一,也是较早开始海岸带保护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共开展了3次大规模海岸带、滩涂和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为随后海岸带保护和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建立了昌黎黄金海岸,山口红树林,三亚珊瑚礁,南麂列岛,江苏盐城丹顶鹤等海岸带湿地自然保护区,20世纪90年代末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实施了伏季休渔制度,开展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情况调查;制定和实施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在海岸带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工作很少,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地带性规律、生态演替及生态位原理选择适宜的先锋植物,构造种群和生态系统,实行土壤、植被与生物同步分级恢复,以逐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海岸带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

生态修复泓森槐林恢复

生态修复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是自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主要由几十种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许多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组成。红树林具有生物多样性高、生产力高、归还率高、分解速度快等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海岸类型,它具有促淤沉积、护堤防坡、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栖息地。由于对红树林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导致红树林资源急剧减少,体现在面积和种类减少、结构和功能下降。红树林是属于遭受严重威胁的沿海生境之列,尤其是在热带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据估计,亚太地区每年损失1%的红树林面积,有些地区已经失去了70%的原始红树林生境。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和香港等省区。由于滥砍、围垦等人为破坏,东南、华南沿海的红树林已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5万hm降至1.5万hm,现存林分中80%以上为退化次生林,立地环境恶化。红树林的减少导致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动植物资源衰退,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增加。研究表明,红树林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水污染、大气污染、人类活动干扰等,且红树林自然恢复非常缓慢。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减少人类干扰、水污染治理、病虫害防治、外来入侵种的清除、开展红树林的生态恢复等。对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必须先进行可靠性研究。根据红树林种类的适应性,进行物种特性、宜林地勘测,潮汐、海流、土壤性质和海水盐度的综合调查试验,才能实现红树林的生态恢复。研究人员开展了众多退化的红树林海岸生态恢复研究。从19世纪开始,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随着以持续收获为基础的栽种和砍伐红树计划的实施,开始营造红树林(栽种、管理和收获红树)。郑德璋等在“ 八五”和“ 九五”期间系统地研究了海桑、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木榄等8个主要红树林树种的造林配套技术。其研究内容主要有,红树林主要造林树种在不同地带的物候期、适宜的采种时间、不同类型种实采后处理及贮藏方法、苗圃地选择及不同树种育苗技术,并研制出适宜的光照、生长素、盐度、水分和温度等控制发芽或贮存、各树种宜林海滩划分以及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等新技术。

生态修复沙质海岸

沙质海岸是由风和风沙流对海岸上地表松散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于陆、海、气三大系统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按流动程度分为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3种。沙丘上的植被在沙丘的形成和保持沙丘的稳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通常流动沙丘的植被覆盖度少于15%,半流动沙丘为15%-40%,固定沙丘在40%以上。海岸沙丘对风和海浪的影响可起到缓冲作用,具有丰富的物种和种群,且具有独特的娱乐价值。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台风、风暴潮等自然干扰以及砍伐、耕作、海岸开发和休闲等人类活动,都会造成沙丘植物活力下降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一旦大风来临,飞沙走石便会吞噬农田和村庄,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沙丘固定是沙质海岸生态系统恢复的首要
步骤,只有使沙丘固定之后,才能进行植物的重建和恢复。可设置沙障,种植蔓荆、海边月见草等固沙植物覆盖固定流沙。日本针对岛国海风大、海潮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治山治水和海岸林保全的对策,重视海岸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与工程措施的应用,选择抗风沙、耐潮性和耐盐性强的树种,如黑松、海桐等。海岸防护林的营造,先行工程措施,后配生物措施,即先从沿海的最前沿设置防浪、消浪工程,然后隔一段距离50-100m不等)修筑混凝土的防浪堤或防浪墙,在各种工程措施的保护下,先种草,后种乔、灌木,有的地方还可用人工办法修筑沙丘。造林后缺株情况甚少,造林、种草的成活率接近100%。经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同步整治的沙丘和沙岸区域,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风、沙、雾、潮等自然灾害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真正发挥了海岸林的防护作用。
福建和广东在沿海沙荒地大量营造木麻黄、相思树等防风固沙林,改善了生态环境。福建省林科院开展沙荒风口困难立地造林试验,选择木麻黄抗逆品系,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大田深栽、冒雨造林以及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以及筑设风障防潮防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此类困难立地的造林成活率,增强了基干林带的防护效能。1996年9月9日,9651号强台风袭击粤西,虽然对沿海防护林带的破坏严重,但由于海岸前沿木麻黄防护林的阻隔作用,使浮沙难以穿越林带进入内陆,未造成昔日浮沙掩埋耕地、村庄的严重危害,粤西海防林在固沙减灾上发挥了显著作用。

生态修复相关内容

生态修复不等于绿化
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只是生态修复的手段之一。人们在一片空地上种上花草,这就是绿化,但不是生态恢复。恢复生态是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完整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性。绿化最终不能达到自我维持能力。
生态修复需要人的帮助----有人说,生态修复很简单,把修复区的人口搬出来就可以了。实际上受损生态系统没有人的帮助,很难恢复。有些生态系统可以自我恢复,也许要100年、1000年的时间,有了人的帮助,这个恢复过程会加快。

生态修复技术方法

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2)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
(3) 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 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对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采取与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相同的方法。
(5) 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移动图册
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应局限于当前的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从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向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转变。即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坝、谷坊、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生态修复展望

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基本经历了这样四个时期。1 人类被迫屈服于自然 ,2 人类努力征服自然,3 人类屡遭自然惩罚,4 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展望
我们也经受了很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惩罚,所以我们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争取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在生态修复。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适应于自然,共创美好人类家园
 
 

上一篇: 水体污染措施
下一篇: 绿化
版权所有:莱芜市绿丰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鲁ICP备10206346号  国际域名注册证书 莱芜市人民政府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电话:4006340086  传真:0634-5600738 手机:13326340086 1390634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