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啪嗒”的声音轻轻响起,浇灌系统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行启动,储存在塑料大桶内的草莓专用营养液体被输送到由PVC制作的栽培槽内,供栽植在槽内的草莓“吃喝”,“吃喝”后剩余的营养液体沿着栽培槽另一端的导流管流回到大桶内进行循环使用。这是日前记者在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鑫诚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温室内,看到的北京市土肥站循环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栽培草莓试验。
记者从试验田间记录本看到,试验面积0.11亩,大桶容水量1吨。2013年8月30日,在栽植草莓时向大桶内注水1吨、并加入某种品牌水溶性肥料1公斤;去年10月5日又向大桶内补水0.7吨、补肥0.8公斤,至今年4月17日又等量补了3次水、肥。合作社技术负责人万彬杰告诉记者,5月下旬草莓拉秧前还需补一次水、肥。相加后,草莓从移栽至拉秧,共计用水4.5吨,用肥5公斤。经过换算,循环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栽培草莓,每亩用水40.9吨,用肥45.5公斤;与常规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相比,每亩节水130多吨,节省化肥44.5公斤。
试验课题主持人北京市土肥站曲明山介绍说,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也就是在水中加入可溶性肥料,将节水灌溉用水调配成为营养液体,在灌溉过程中既为作物提供了水分,也提供了养分。循环利用营养液体,是循环式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的最大特点。该技术模式由控制系统、浇灌系统、栽植系统三部分组成。栽植系统由PVC管道和固定架等构成,PVC管道卧式固定在固定架上。PVC管道的上方钻有等距离的圆孔,用于栽植草莓秧苗。浇灌系统由营养液存储装置、循环装置等部分组成。存储罐内存放的营养液体,是根据草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营养元素及比例专门配制而成的,可以完全满足草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草莓秧苗栽植后,控制系统会按着设定的时间段,启动、关闭浇灌系统。浇灌系统启动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营养液体在循环装置的控制下,不间断地从PVC管的前端流向末端,再流回到存储装置内。草莓也在营养液体循环过程中,吸收到了水分和养分。试验表明,循环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除水分和养分蒸发以及少量的滴漏外,试验消耗的水分和养分基本为草莓生长发育所消耗。采用循环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栽培草莓,草莓栽植后利用栽植系统创造的根际环境,使草莓在脱离土壤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等因素造成的生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