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葡萄农自2004年开始研究和推广经济型喷滴灌技术,在市水利局的帮助下,在葡萄种植大户干焕义的50亩葡萄园中安装20亩喷滴灌进行试验,结果当年就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安装喷滴灌的葡萄比不安装的每亩要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用喷滴灌设施装备农业,以水利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临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目前,该农庄经济型喷滴灌技术受益面积3500多亩,年可直接增加社员收入100万元。
葡萄滴灌技术,节省种葡萄的成本,葡萄产量每亩能增加500公斤,亩效益提高1000多元,农庄采用试验先行的方式,注重一般号召与典型示范相结合。通过召开现场会、示范户现身说法、专家讲解、分发资料、广播讲座等途径,大力宣传经济型喷滴灌的意义目的。在此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采取开展田间观测与室内试验,研究与示范相结合的办法,由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就“葡萄滴灌结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开展了3年研究工作,经过多位中高级科技人员的通力协作攻关,胜利完成试验研究任务,取得葡萄滴灌配套技术成果,被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微灌学等专家总结为“味香园经验”。该技术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经过连续多年试验,结累了大量成功经验,为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提供他可靠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在味香园葡萄种植大户生产基地开展典型示范,提高技术推广的覆盖面。
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庄把经济喷滴灌推广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行动。紧紧围绕“科技投入,主攻效益,精耕细作,量质并重,促进发展”的葡萄发展思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社员收入为落脚点,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加大先进科技的推广运用力度,在原有3000亩常规滴灌的基础上,2009年再增加2500亩,不仅要实现100%应用滴灌灌溉技术,而且还要有效地缓解部分条田水土不平衡的矛盾,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兴修基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滴灌灌溉技术。先在葡萄园地里进行初试、小试、中试3个阶段的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结果为葡萄生长期净灌溉定额为一半,比地面灌节水50%以上,单产增加葡萄500公斤,是葡萄园从未有过的产量。同时,试验内容深入到探索合理的灌溉制度、灭虫、化控、施肥、防滴灌带堵塞,与农业技术措施紧密配合,大力降低生产成本。试验在上述各方面均取得进展,并进一步验证了试验所取得的成果。经过连续几年的试验,且一年迈出一大步,大田葡萄园喷滴灌技术在葡萄农庄取得了成功,并以其明显的节水增效优势吸引了千家万户,为喷滴灌技术在园地作物中推广应用打开了一条新路。
成果:喷滴灌技术已取得了多项成效。首先是省水。滴灌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渗漏。所以,在葡萄生长期内,比地面灌省水40%~50%。其次是省肥省药。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提高了利用率;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平均可省肥20%左右。节省农药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虫害的传播。另外,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20%以上,杀虫效果好。同时,还节省了土地。由埋入地下及地面移动的输水管道代替地面灌时占地的农渠及田间灌水渠道,可节省地5%左右。
此外,地面灌时,挖土堵口,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采用滴灌后,主要工作是观测仪表、操作阀门,工作条件好;滴灌能随水施肥、施药,膜下及旁侧杂草难以生长,土壤不板结,田间人工作业(包括锄草、施肥、修渠、平埂、病害治理等)和机械作业大大减少,人工管理定额大幅度提高,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5—8亩)或更多的葡萄,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科学调控水肥药,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并经常保持湿润,葡萄生长条件优越,产量增加。膜下滴灌节水50%,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滴灌随水施肥、施药,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又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节约下来的水可还水于生态,对改善现有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说是头等需要的。
前进方向:以滴灌技术为龙头,还有效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滴灌器材、滴灌专用肥、过滤设施生产、销售等迅速发展起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劳动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集约化经营,具有较强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