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吉林省千万亩节水灌溉项目启动的第一年,首批投入使用的80万亩膜下滴灌设施,让以往“三刮四种、靠雨出苗”的西部易旱区农民,初尝了“风干不愁水,沙地出壮秧”的喜悦。
今年双辽市永加乡部分耕地采用了膜下滴灌技术,在玉米破土出苗的节骨眼上,当地连续刮了4天5级左右的大风,土地失墒快,但这片田里的地膜却布满水滴,显示滴灌管正在作业。让人意外的是,这套设备并不是人工操作,而是电脑检测到土壤缺水信息后,自动启动浇灌程序。双辽市节水灌溉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程序叫田间自动灌溉,田间储水量达到50%或低于50%时,临近土壤的凋萎点,它就自动灌水浇地,田间达到饱和点,设备自动关闭。灌溉一次,可保持一周。
在节水灌溉面积超过24万亩的乾安县,膜下滴灌达8万亩,今年让字镇让字村老庄稼把式段永和,分别采用坐水种和膜下滴灌技术种了相邻的两块地,尽管坐水种地块提前十天播种,但对比的差距依然让他很吃惊。段永和告诉记者,使用膜下滴灌这块地,就是到了秋季,农作物的秆也不发黄,叶挺秧壮,籽粒饱满。
气候干旱的乾安县推广膜下滴灌两年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80%左右,农民公顷灌溉费用从400多元降低到50元,公顷平均保苗率从4万株增加到6万株左右,通过集约化经营,实现了整地、播种、覆膜、喷药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目前各项目区株苗整齐,叶挺秧壮。乾安县农业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明月表示:同样的地是否使用膜下滴灌,产量平均要相差6吨。乾安县粮食每公顷产量约在7吨左右,使用膜下滴灌的产量能达13.5吨,有的产量还能达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