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农业节水抗旱技术 |
|
发布者:节水灌溉者 发布时间:2011/8/15 阅读:2329次 |
干旱缺水是发展农业的严重障碍因素。全面推行农业节水抗旱技巧势在必行。 一、节水灌溉技巧 1。田间地面灌水技巧。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节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卓有效果办法。 2。管灌。即管道输水灌溉,是将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巧具备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俭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通常可省水30—50%。 3。微灌技巧。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用具灌于作物根际邻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泥土。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 微灌技巧的节水效益更显然。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能够与施肥联结,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弥补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通常运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 4。喷灌技巧。是将灌溉水加压,经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法,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通常能节水50—60%。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装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目前多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程度较高的地区运用。 5。关键时期灌水。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应选择作物一生中对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灌水,如禾本科作物拔节初期至抽穗期和灌浆期至乳熟期、棉花花铃期和盛花期、大豆的花芽分化期至盛花期等。在关键时期灌水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二、节水抗早栽培技巧 1。深耕深松。以土蓄水,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长透水性,加大泥土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天然降水。据在棕壤土上实验。小麦秋种前深耕29厘米加深松到35厘米,其渗水速度比未深耕松地块块10—12倍,较大降水不产生地面径流,使降水绝大部分蓄于泥土中。据测定,活土层每增长3厘米,每亩蓄水量可增长70—75立方米。加厚活土层又可增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展根系吸收领域,提高泥土水分利用率。 2。选用抗旱品种。以种省水。不同作物间的耐旱性差别较大,被称为作物界骆驼的谷子、地瓜、花生等作物抗旱性强,在缺水旱作地区应恰当扩展种植面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抗旱性也有较大差别。抗旱品种较通常品种根系发达具备深而广的贮水性和调水网络,具备受旱后较强的水分填补能力。 3。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以肥补水,增施肥料,可下降生产单位产量用水量,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下降用水量50%—60%。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巧,增长泥土有机质,提高泥土的抗旱能力。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泥土水分利用率的有效办法。 4。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主要是准确使用中耕和保蓄泥土水分。 5。地面覆盖保墒。一是薄膜覆盖。在春播作物上运用可增温保墒,抗御春旱,盖膜麦田比裸地麦田泥土水分高3—5%,小麦增产20%左右。二是秸秆覆盖。即将作物秸秆粉碎,均匀地铺盖在作物或果树行间,减少泥土水分蒸发,增长泥土蓄水量,起到保墒作用。 三、化学调控抗旱办法 1。保水剂是由同分子形成的强吸水树脂,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将保水剂用作种子涂层。幼苗醮根,或沟施、穴施,或地面喷洒等方法直接施到泥土中,就好像给种子和作物根部修了一个小水库。使其吸收泥土和空气中的水分,又能将雨水保留在泥土中,当遇旱时它保留的水分能迟缓释放出来,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需要。保水剂可使小麦增产10—15%、地瓜增产30—35%、棉花、花生增产18—21%。 2。抗旱剂目前运用较广泛的主要是黄腐酸制剂,属于抗蒸腾剂,叶面喷洒能有效地节制气孔的开张度,减少叶面蒸腾,有效地抗御季节性干旱和干热风的损害。喷洒一次可持效10—15天。除叶面喷洒外可用作拌种、浸种、灌根和蘸根等,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增进根系发达,可缩短移栽作物的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3。种子化学解决。可提高种子发芽率,苗齐苗壮。主要方法有:(1)用1%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拌种,水种比为1:10,喷拌均匀,堆闷5—6小时后播种。(2)用0。1%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浸种,液种比为1:1,浸种5—6小时后播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