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节水灌溉技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是解决我国农业干旱缺水问题的必由之路。只有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就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管理措施谈粗浅认识。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节水灌溉的基础和载体。工程建设的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为中心,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生存发展条件为目标,合理规划灌区节水项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认真分析、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和发展目标;根据各地的特点,分清轻重缓急,在严重缺水的地区和灌溉节水潜力大的地区优先安排,同一灌区要优先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田间节水工程,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田间结合水工程设施,以节省建设投资。
在选择和确定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时要慎重。一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有多种节水灌溉形式同时适用时,应在技术、经济比较和社会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投资适中,技术先进实用,易于掌握的形式,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节水灌溉的路子。
节水灌溉工程质量要狠抓严管。要做到规范的技术设计,正确的设备选型,严格的施工安装与合理的运行管理。在技术设计上,要符合规范要求,设备选型要选用国家正规厂家的设备材料,施工安装要有一支专业队伍来进行,工程投入运行后必须坚持对工程设施进行维修养护,严格按制订的灌溉制度灌溉,否则应不能正常发挥节水灌溉的效益。
节水灌溉的非工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适合农村特点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实行规划、设计、设备供应、施工组织、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等全过程服务。实行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推广应用不同作物的节水灌溉制度;对所建节水工程采取拍卖、租赁或股份合同制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操作规程及维修养护标准,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使用寿命。
二是紧密配合耕作保墒技术;推广覆盖保墒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化学保水剂和抑制蒸腾剂;干旱地区优先推广抗旱品种;适当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
三是建立运行机制措施,制定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政策,多方筹集资金,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工程建设申报审批和检查验收制度;树立典型区,推广其先进经验,带动灌区节水工程的健康发展。
节水管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机制投入问题,加快节水农业发展步伐。以自力更生为主,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政府采取政策引导,贴息扶持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办水利,股份合作制办水利和民办水利的新机制,实行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动,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节水灌溉资金,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的轨道。
解决管理问题。随着节水灌溉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引进,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管理不善,将会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转,影响效益的发挥,甚至工程报废,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浪费。因此,应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管理,做到建管并重,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新建的节水灌溉工程要明确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大力培养节水灌溉技术人才,特别是要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节水灌溉培训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设高素质的节水灌溉技术队伍。
依靠科技,建立健全节水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应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和实验,确定最佳灌溉制度。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和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实行规划设计、设备供应、施工组织、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的全程服务,走产、供、销一条龙,使节水灌溉逐步向产业化发展。